你听说过一家公司要花70亿买自己的子公司吗?上海有家造芯片硅片的公司就这么干了。他们还想再找投资人凑个21亿元。这事听起来有点绕,但背后可是关系到我们每天用的手机、电脑会不会涨价的大问题。
这家叫沪硅产业的公司专门生产半导体硅片。硅片就像做芯片的“面粉”,没它可就做不出电子设备里的芯片。他们在2015年成立,才五年就上市了,现在市值超过500亿元,是国内硅片行业的领头羊。
他们最近打算买下三家关联公司新昇晶投、新昇晶科和新昇晶睿的全部股权。这些公司其实是他们300毫米大硅片项目的实施主体。新昇晶科主要负责硅片的切割、抛光和外包加工,新昇晶睿则管拉晶制造。简单说,就是沪硅产业想完全控制这些生产线,让整个制造过程更高效。
为啥要这么做?因为大硅片生产特别烧钱,技术门槛又高。国际市场上这种大尺寸硅片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,国内芯片厂经常要依赖进口。沪硅产业如果能全面掌控产线,就能更快扩大产能,降低成本,让国产芯片用上自家生产的硅片。
这次交易中,公司计划用发行新股和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收购,其中股份支付占大部分。他们还打算向不超过35位特定投资者募集约21亿元配套资金,用来付现金对价和补流动资金。交易完成后,沪硅产业将完全拥有这三家子公司。
你可能想问:这跟我有啥关系?其实半导体供应链的稳定会影响很多行业。如果国内企业能自主生产硅片,我们的电子设备、汽车甚至智能家电可能就不会因为进口短缺而突然涨价。这也符合国家鼓励科技产业自主可控的政策方向。
目前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集中度很高,几家国外巨头占了大部分份额。沪硅产业这样的国内企业正在努力打破垄断。他们不仅要通过技术认证,还要满足客户对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。这条路很长,但每一步进展都可能带来行业格局的变化。
完成这次重组后,沪硅产业有望进一步提升300毫米硅片的产量和良率,支撑国内芯片制造的需求。这对于下游的存储芯片、处理器、传感器等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有积极意义。
你看,一家公司的资本运作背后,连着的可能是整个产业链的安全和竞争力。这不禁让人好奇:当越来越多的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,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?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?
正规股票配资门户,天津配资公司,雷达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